近日,湖北省旅游委召开全省A级旅游景区整治工作新闻发布会,公布2017年湖北A级旅游景区“红黑榜”。黄鹤楼、三峡人家等15家景区荣登“红榜”,梁子湖、洪湖蓝田等16家A级景区则列入“黑榜”,分别被取消等级、警告并限期整改或通报批评并限期整改。湖北省旅游委表示,将通过动态监管,打破A级景区“终身制”,擦亮A级景区招牌。
全面体检 保优汰劣
2016年、2017年,湖北省旅游委通过连续两年的景区大整治,对全省旅游景区进行了一次“全面体检”和深度扫描。在省旅游委组织的每次明察暗访、交叉检查、复核检查中,黄鹤楼、三峡人家等一批A级景区评分排名居前,而且在刚刚过去的国庆中秋假期期间,这些景区流量管控得力、旅游秩序平稳、服务管理规范、游客满意度高。为此,湖北省旅游委将这批优选出来的15家A级旅游景区作为红榜景区予以发布,希望能在全省旅游景区中立标杆、树导向。
在“全面体检”中,还有16家A级景区在服务设施、环境卫生、旅游厕所、服务质量、经营管理、旅游安全等方面存在较多问题,且整改动作慢、游客投诉多、市场反应差。湖北省景区评定委员会决定,对其分别给予取消等级、警告并限期整改、通报批评并限期整改的处理。
湖北省旅游委副主任李开寿表示,发布A级景区“红黑榜”目的是为了彰显旅游产业作为幸福产业的本质属性,使A级景区更加重视综合效益和游客满意度。对于此次被摘牌和受到处理的景区,湖北省旅游委并不会放手不管,而是将加强跟踪管理和服务,促进其整改提升。这些景区一年后可以根据意愿重新申报创建A级旅游景区。
集中整治 频频亮剑
A级旅游景区是一个地区的金字招牌和核心吸引物,但一些景区得到A级牌子后,软硬件出现下滑,游客投诉增多,游客满意度降低。前不久,湖北省级媒体问政节目就曝光了4A级景区鄂州梁子岛生态旅游度假区管理和服务“名不副实”的问题。对此,李开寿表示,A级景区不能“一劳永逸”,景区监管也不能“一蹴而就”,两者都必须永远在路上。
湖北省旅游委在2016年和2017年展开的两次景区集中整治行动,突出问题导向,强化整改机制、督办机制和退出机制,让景区始终保持“赶考”的心态。
2016年开展的全省A级旅游景区专项整治行动,围绕服务质量、旅游厕所、服务设施、经营环境、环境卫生、旅游安全6个方面,严格按照全面自查、交叉检查、重点暗访、督促整改“四步法”,历时3个月,出动检查员100余人次,实现了全省A级景区检查全覆盖、贯穿A级景区管理全过程、复核检查市州全交叉。14个检查组最终都提交了景区评分排序表和每个景区的“体检单”,对各地排名靠后的景区,又安排暗访复查。全省共处理15家景区(有8家摘牌,其中4A级2家、3A级4家),被业内称为“史上最严”的整治行动。
2017年的旅游景区整治百日行动,着力解决旅游景区环境卫生脏乱差、服务设施破旧缺失、安全隐患排查不力、管理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重点是2016年专项整治中发现问题的深化整改。通过景区自查、地方核查、暗访抽查、社会协查、重点督查等“五查”方式,再次对景区“体检”。湖北省旅游委综合整治行动、游客投诉、网上评价、安全检查等多方面情况,对重点景区组织五个组进行暗访,提出初步处理意见。随后,湖北省旅游委领导带队对问题突出、排名靠后、游客满意度差的景区进行再暗访,进一步掌握了实情,形成了处理意见。
综合施策 长效监管
目前,湖北有A级旅游景区371家,其中5A级10家,4A级124家。如何对这些景区实行科学管理,有效破解A级旅游景区“重创牌、轻保牌”的问题?李开寿表示,将通过前移管理关口,严控关键环节,推进治理常态化,强化投诉成果转化等措施,促进全省A级景区提质升级。
今后,湖北将按照“总量控制、规范评定、定期复核、动态管理”的原则,对A级旅游景区进行科学管理。从今年起,湖北对A级旅游景区,不搞无限创建,对A级旅游景区每年增加数量进行合理调控。对于A级景区的评定,严格按照国家标准、程序进行,加强景区检查员队伍建设,坚持和完善高等级A级景区的“两评制”。对于所有A级景区,都要接受年度抽查式复核和5年期满评定性复核。依据复核、集中整治、游客满意度调查等结果,对A级景区形成有进有出、能上能下、保优汰劣的常态。
下一步,湖北将按照“全面自查、交叉检查、重点暗访、限期整改”的“四步”法,推进旅游景区的治理常态化。今后每年和每次整治行动时,各地旅游部门和各家旅游景区都要对照标准,全面自查自纠。抽调市州和高校景区检查员,实行地域回避,轮茬交叉检查,检查后提交景区评分排序表和每个景区“体检单”,对排名靠后的景区、游客投诉集中的景区还将进行针对性重点暗访。每次整治行动结束时,将梳理出每个景区存在的问题,反馈给所在地旅游主管部门,以此督促景区在规定期限内落实整改。
湖北省旅游委还将通过定期梳理游客投诉、网上评价、舆情反映等情况,汇总分析全省景区的共性问题,开展相关的专题行动,对问题较为突出的,及时督促景区进行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