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城桂花香飘的时节,2017“桂林有礼”旅游商品创意设计作品展入围作品,从位于七星公园花桥头的桂林展览馆移至临桂新区的“一院两馆”桂林大剧院前厅布展,并对市民开放。入围的这些作品在挖掘桂林人文、历史、民俗等方面着力很深,颇具桂林特色,闪烁着创意火花。
惊艳央视春晚桂林分会场、歌从漓江来节目的桂林王城秘拓、团扇仍然让人记忆犹新;在大力实施寻找文化力量、挖掘文化价值战略的今天,“桂林有礼”正引起广泛关注。而桂林近年一些旅游商品的崛起亦令人瞩目,引人思考。
“桂林有礼”文旅融合擦出新火花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丰富多彩的桂林文化元素正与旅游商品创意设计擦出新的火花。
2017“桂林有礼”旅游商品创意设计作品展入围作品方面,面向社会征集的实物类作品有51件、设计类10件;高校提供的实物类作品有43件、设计类47件。这些充分体现桂林文化特色、地域特色和人文特色的作品将角逐奖金高达30万元的丰厚奖励,具体奖项如下:特等奖1名;实物类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优秀奖20名,入围奖20名;设计创意类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优秀奖20名,入围奖20名;另组委会还设置了优秀组织奖3名。
接下来,主办方桂林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和战略合作方桂林文体集团择时将举行两个活动,一是准备与各大开发企业进行招商互动,二是进行2017“桂林有礼”旅游商品创意设计作品展活动入围展品的复评,评选出优秀作品后颁奖。
市旅发委主要负责人介绍,本次征集活动在8月启动,分为实物类和设计创意类。其中实物类分为桂林旅游工艺品类、桂林景区主题旅游纪念品类、桂林伴手礼类;设计创意类包括桂林旅游纪念品设计类、桂林特色美食包装设计类、桂林旅游文创设计类。
10月27日,记者来到桂林大剧院前厅“桂林有礼”展馆,桂林文体集团主要负责人和工作人员热情地介绍、解读入围作品。记者看到,漓江、象山、靖江王城、“印象·刘三姐”、龙脊梯田、桂林米粉等地域经济文化资源都成为设计师灵感的来源,而桂林本地高校师生也是创作主体。
在设计创意作品部分,有设计者以象鼻山为原型设计出U盘、暖手宝;有设计者将桂剧元素运用到了便携式帆布包、杯子、花盆、各式文具等旅游文创产品中;还有设计者用灵川“清官村”江头村文化元素设计出清莲袖扣、官帽墨宝组合、字厨塔卷笔刀、调味瓶等。
在实物类作品中,记者看到有设计者将广西古老的民间艺术蜡染与桂林山水绘画结合设计的抱枕作品;而一件“漓江晨捕”主题的漓江风光摄影作品制作成的陶瓷令人印象深刻,据展馆工作人员称,这在桂林还是首创。
入围的这些作品在挖掘桂林人文、历史、民俗等方面着力很深,颇具桂林特色、纪念意义与实用价值,闪烁着创意火花。
“张包包”的创意文化密码
一个寻常日子,会因遇到一群有心人,聊起共同关心的文化话题,而让寻常时光散发出不一样的味儿。
10月26日,桂磨路旁,桂林创意文化产业园的一旅游商品开发公司办公室,因为一拨在广西师大进修学习的南宁市兴宁区小学老师的到来而变得热闹起来。老师们此行的目的,是考察广西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记者到来时,老师们正围着公司负责人张杰热聊,气氛很嗨。张杰创办的桂林喀斯特服饰公司研发的“漓江石、壮锦时尚创意系列背包”,推向市场后很受消费者欢迎,有一个非常亲切的昵称“张包包”。话题正围绕着这款带有桂林元素的布包展开。
据了解,这款包主打“民族民俗风”,运用天然麻布作为主面料,选择色彩绚烂的黑红龙凤纹壮锦配合别致的手工流苏编绳的设计,让传统元素与现代气息交相辉映;同时,将漓江石钻孔作为花蕊,配上深棕色面料,用手针串线拉成花瓣的形状,搭配卡其色棉绳勾勒出的花茎,让地域文化与时尚元素完美融合,是一个融实用性、艺术性和地域性为一体的旅游商品。这款包摘得了2013年广西工艺美术“八桂天工奖”金奖,2015年获得国家旅游局中国十强旅游商品、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金奖、中国青年创业创富大赛金奖。
自主研发生产这款包的桂林喀斯特服饰公司,也迅速成为集原创民族品牌服饰设计、生产和销售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目前喀斯特品牌专卖店已有数十家,他们正在实现“有风景的地方就有喀斯特”的梦想,成为桂林旅游商品企业的优秀生。
“喀斯特”的崛起令人瞩目,引人思考。“张包包”是工艺美术品和具有实用功能且富含当地民族地域文化特色元素的新创意集成作品,因此,南宁市兴宁区小学老师们到来,探寻、借鉴如何在教学中融入民族文化特色理念,并不令人意外。
张杰表示他们将“滴水穿石、原创坚持”作为自己的企业文化核心,坚持100%原创设计,将民族、地域文化与时尚潮流完美融合,继续致力于打造原创民族品牌。
不走寻常路,喀斯特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旅游商品市场发展之路。在采访时,张杰向记者坦陈了自己坚持的五个发展思路:挖掘特色文化元素,提炼出文化符号,选择合适的载体(包包、服饰),形成个性化风格,打造个性化品牌。